创业故事:从小餐馆到2亿元大集团

   创业 ,小海鲜店成立了董事会

    这家企业  ,在13年前创建时,就是龙昆南路上一家面积不过100多平方米的海鲜店。7位创业者  ,怀揣着50万元创业资金 ,在当时那个“狂热”的年代里  ,没有选择当时让人眼热的房地产 ,或是赶时髦去做贸易 ,而是在路边建起了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海鲜店   。
但在这间小店的管理上 ,7位股东超前地采用了当时刚刚在内地流行起来的董事会制度,各人分工负责店面管理 。“很多人笑话我们 ,认为我们就是在
做秀 。”龙泉集团董事长符史钦说 ,就是放在现在,在一间小店采用董事会制度 ,还是有人会认为是小题大作 。

    但7位股东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很明确 ,要把这间小海鲜店当成一个企业来管理。在同行甚至是朋友的不解中,这家海鲜店坚持用自己的“牛刀”管理着这间20多人的小店。

    坚持 ,龙昆南路上的“长青树”

    2年后 ,第二家龙泉海鲜店开张了 ,第三家龙泉海鲜店开张了……13年后  ,龙泉集团已经在海口发展了20多家餐饮店,咖啡厅 ,并同时进军相关的酒店 、种植养殖基地 、食品加工等领域 。

    “做企业贵在坚持。”符史钦认为 ,正是因为一开始就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 ,才支撑着企业从一个小海鲜店发展成为一个集团 。也因此 ,龙泉被业界称为是“长青树”,13年来,在3公里多长的龙昆南路上,前后开过的餐饮店有几百家之多 ,不少餐饮店从规模和档次都曾经远远超过龙泉 ,但如今,有的转让  、转包已经五六次,有的已经倒闭,只有龙泉渔村和龙泉酒楼两家一直坚持到现在 。

    龙泉人认为,是诚信创造了这个奇迹 。相比起那些轰轰轰烈烈起 ,又轰轰烈烈倒下的企业,是坚持让龙泉人获得了成功。

    回报,做社会的企业公民

    每月的5号对龙泉的员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是雷打不动的发工资的日子 ,无论企业遇到什么困难 ,公司都坚持不拖欠员工一分钱工资。一大批普通人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从点菜员成为集团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