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10月19日电 记者杨舒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2021年以来 ,该所加大对国内外油菜、花生 、芝麻等油料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力度,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内新增种质资源7585份 ,资源增长率在20%以上,资源保存总量增至4.43万份 ,居世界第一。同时,发掘出一大批具有高产、高油、抗病、抗逆等多种优良性状、满足不同育种需求的优异种质资源 ,创制出了一批突破性育种材料,为油料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和种业稳固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保障 。
据介绍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油料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近年来提出油菜超高密超高产理论和技术,有望突破油菜单产瓶颈;创制了油菜多性状快速聚合育种技术体系,育种效率显著提升 ,高含油量育种达世界领先水平 。该所在全球主导完成甘蓝、甘蓝型油菜、芝麻等作物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工作,合作完成野生花生基因组测序工作 ,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一批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并揭示了相关遗传机理 ,创建植物微卫星DNA发掘与应用基础平台 ,为生物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在育种方面,该所育成短生育期油菜组合20余个 ,其中“中油早1号”在江西万安测产,亩产达175.7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26.5%,生育期仅169天,创造了“三熟制”模式下短生育期油菜高产纪录 ,破解了南方冬闲田“多熟制”开发利用瓶颈。大豆新品种“中豆63”在山东东营盐碱地示范亩产达256.6公斤 ,较全国大豆平均单产水平高出近一倍 。高油酸早熟花生新品种“中花215”在湖北襄阳平均亩产达680.03公斤,创长江流域花生高产新纪录。
顶: 3991踩: 6
评论专区